波麗士日記416-教宗過世 對台人是不重要的世界大事
https://dq.yam.com/post/16517

是世界的風雲人物,也是庶民的教宗
方濟各是天主教歷史上第一位來自拉丁美洲、同時也是第一位耶穌會出身的教宗。這位來自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神父,在2013年3月13日的雨夜登場,並在聖伯多祿廣場以一句簡單的「Buonasera(晚安)」開場,瞬間拉近與全球信眾的距離。
與前任教宗嚴謹、學者型的風格截然不同,方濟各謙遜、簡樸,他住在聖瑪爾大之家、不穿紅鞋、搭小車、用白話傳教,並選擇以中世紀關懷貧民、熱愛自然與動物的聖人方濟各為名,向世界傳達和平、環境保護與關懷窮人的訊息。
而方濟各上任後,立刻用實際的行動回應自己的名號。例如,他曾經替伊斯蘭教女受刑人洗腳、與軀體傷殘者擁抱、在顏面不堪的人額上親吻,重視邊緣群體的聲音;他也進行教廷改革,針對家庭的議題召開了全球會議,直面貧窮富裕、公平正義、透明化、現代化、全球化、女性角色、LGBTQ、婚姻的意義、以及權力誘惑等這個時代所關注的議題。
2013年,他當選《TIME》雜誌年度風雲人物,當時編輯部主任吉布絲(Nancy Gibbs)這樣描述:他就像是把教宗高高在上的權力從宮殿帶進了街頭巷弄的常民生活中,你很少能看到一位剛接下國際大位的人能這麼迅速抓住全球的目光,不論男女老少、虔誠或疑神論者,大家都在關注教宗方濟各。
不完美但真誠,方濟各在進步與保守的拉扯下前行
方濟各在任內,也接手深陷性侵醜聞與內部權鬥的教會,原本肩負著撥亂反正的使命,卻隨著時間演變,成為保守與進步派之間拉鋸戰的焦點。保守派批評他背棄教會傳統,特別是他對同性戀者更開放、願意討論離婚者能否領聖體等議題;但進步派也不滿他在許多議題上不夠果斷,例如女性晉鐸與結構性改革仍遲無明確突破。
面對批評,方濟各往往選擇沉默以對,他相信改變需要耐性,也多次表達:
「教會不是律法的法庭,而是醫治創傷的戰地醫院。」
===我說===
1.如題
為何對台人是不重要的
但對世界是重要的大事呢
主要是信徒人數
台灣佛、道、無信者還是多數
但基督+天主教信仰者 就佔了世界約三分之一
隨手一查 數據上是26億
重點是
西方世界領導者都是由此出身
雖然行為不一定符合教義XD
但嘴上還是尊敬、心裡也想上天堂
2.
個人身為無信者
但由於國中就讀天主教學校
又從文學中對佛、道哲學頗有興趣、小有涉獵
所以對宗教略懂略懂
說個許多人不知、但其實很簡單的概念:
許多宗教沒有“神力”
但明顯有信仰力可“運用”
例如
該教宗一身病、積聚數億狂信者 上帝也沒幫他治癒
但他卻可藉此身份表達破除傳統的意見、做許多大事
3.
結語:

無論是否看過相關電影
宗教人員即使位居高位
也搞出一堆超越怪力亂神的敗德違法鳥事
職是之故
如同亂丟垃圾的媽袓朝聖者
他們完全得不到我的尊重
也就是一個拿香跟拜、自以為虔誠、直接間接製造環境污染、浪費社會資源、徒步以自豪的蹭飯者
2025.04.21 23:19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