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麗士日記485-賴總統分裂第三講又翻車啦-扭曲歷史






1.個人上次才批他故意忽略蔣家政權不談
試圖割斷與中國的歷史連結
這次他讀的稿又來一次
直接被有憑有據、有人有史地打臉
網友直接說:
朝中都佞臣 這種演講稿都能過?
2.google一下歷史:
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裕仁宣讀《終戰詔書》,宣布大日本帝國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方代表簽署正式文件,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終結。
《中華民國憲法》於1946年12月25日由制憲國民大會於南京議決通過,1947年01月01日由國民政府公布、同年12月25日施行。 此憲法是中華民國的根本法也稱基本法,係擁有最高位階的法律權力。 對於美日太平洋戰爭之「終戰日」,國民政府官員認定是1945年10月25日,當日並有台灣光復。
國民政府於1949年12月10日離開中國大陸遷移到台灣,導致國土萎縮。至1949年12月中旬,國民政府實際管轄之領土僅剩台灣、澎湖、金門和馬祖。
二二八事件[註 1]是指1947年2月27日至5月16日間,臺灣各地爆發激烈的官民衝突,民眾要求政治改革,最終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派遣軍隊武力鎮壓。1945年10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投降後,以陳儀為首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管臺灣。在政治上,政府施政偏頗、官紀敗壞、政治歧視,多數本土籍菁英被排拒在外;在社會上,受到國共內戰影響,武裝起事運動此起彼伏;在經濟上,計劃經濟政策造成通貨膨脹與經濟危機,失業人口擴大,社會問題叢生;在文化上,戰後臺灣與中國大陸存在明顯隔閡,受日本化影響的臺灣人被指責是「奴化」,而被要求「中國化」。臺灣民眾對政府的不滿情緒逐漸累積,官民矛盾與族群矛盾更導致緊張情勢持續升高。
3.新聞上打臉內容:
王鴻薇發文直批,賴清德第一講「長毛象」以及第二講「蔣渭水時代搞錯」和引發眾怒的「雜質說」後,賴清德獨自一人把國家元首高度宣講,活生生變成炎上表演,原以為賴清德團隊會更加審慎,做好相關功課,沒想到今天的第三講,又再次失火,言論也更加失控,除了歷史事實錯誤,更說出「不是表決多數就贏」輸不起耍賴的宣言,把賴清德毫無民主素養,以及長期處於錯誤歷史認知的一面公諸於世,更大的問題是,當總統的認知錯誤,團隊無法即時掌控,讓「團結十講」變成「團結亂講」,除了曝露了賴清德政府執政能力不足,恐怕這才是更嚴重的問題。
結語:
期待歹戲拖屏
十講絕對要撐到底啊
(天氣超熱 跑不到20組就停下
晚上到全家吃了一支 透心涼一下)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