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看著禮儀進行就流淚的原因
修改了一下原來的副標題(對永恆樂章的感動)  雖然失了文藝 但我想這樣比較符合文意

由於片名乃「送行者」之故
例如片尾還說「死可能是一道門,逝去並不是終結,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
於是 過去影評者都會談到「超脫的生死觀」、「自然地看待生死」之類的
會批評詼諧沖淡了感傷 或是 認為笑聲反倒是為哀戚加強了對比


我想 本文只描述觀眾如我 並非因生死而感動 而是看著禮儀進行便會流淚的原因

對於亡者禮儀程序:


首先要為死者除去衣服 擦拭身體

會除去死者的疲憊 痛苦 塵緣

同時為死者歸去那個世界送別

為什麼這些程序令人感動?

在大提琴悠遠而沈重的配樂下
從主角莊重地握著亡者的手開始
每一個動作 如溫柔地擦拭、梳髮、理容、細心地塗上口紅
穩重地握著亡者的雙手 微微繞了一圈之後
堅定地望著亡者的容顏 輕輕地將他的雙手放回胸前...
皆表達了對死者無限的敬意

其中 每一個步驟:


讓已經冰冷的人重新煥發生機

給她永恆的美麗

這要有冷靜 準確 而且要懷著溫柔的情感

在分別的時刻 送別故人

靜謐 所有的舉動都如此美麗



雖然禮儀在進行著 但卻因為懷著溫柔的莊嚴
因而產生了靜諡般的美麗
每一刻 彷彿照片中永恆的過去
衣帛發出的聲響、宛如活著般而煥發生機的容顏
一再地喚起家屬對死者無限的思念
於是 在琴絃的滑動中 奏起的 除了一篇篇感人的回憶樂章外
還捲進了生者懷念亡者的啜泣 為死者踏上旅程的送別

於是我們
不必藉由片中大啖美食、談及弱肉強食 來陳述生者的不得已
不必藉由女主角懷孕 來加強對死亡的對比、生死的無常
不必等到女主角認同男主角便會感動
不必等到最後男主角父親手中的石頭滑落才會跟著落淚

只要看著禮儀師認真地為亡者奏起送別的樂章
便會觸動我們心中對生命的美與永恆的心弦

下午 07:23 2009/4/3

===喜歡的台詞摘要===

大提琴沒有錯

它剛被我買來就失去了工作

另一種意義上 它對我來說太沉重了

 

 

全世界的城鎮都是我們的新居

一邊演奏一邊旅行 一起走吧

這是我求婚時的話

但是現實是嚴峻的

不 我再早點發現自己才能的極限就好了

 

 

 

我打算迎來人生最大的轉折點

但賣掉大提琴時

很不可思議 突然覺得很輕鬆

我告辭了

覺得被一直以來的束縛解放了

自己以前堅信不疑的夢想

可能 根本不是夢想

 

 

遺體是指死人嗎

你問了個有趣的問題呢

 

 

材料和裝飾不同啊

是啊 雖然燒起來都一樣

躺在裏面也一樣

人一輩子買的最後一樣東西 是由他人決定的

總覺得有點諷刺

 

 

在此次入殮之時

首先要為死者除去衣服 擦拭身體

會除去死者的疲憊 痛苦 塵緣

同時為死者歸去那個世界送別

 


小心仔細地進行是為了保護死者的尊嚴

 

 

我到底被騙了 什麼

是沒見母親最後一面的懲罰嗎

以後究竟會怎樣呢

這樣想著

不知為何 想拉拉大提琴

捲進過去的回憶之中

只是 只是想拉大提琴

 


讓人覺得很悲傷

為了死而努力

終歸是一死 不那麼辛苦也可以吧

是自然定理吧

它們天生就是這樣

 


讓已經冰冷的人重新煥發生機

給她永恆的美麗

這要有冷靜 準確 而且要懷著溫柔的情感

在分別的時刻 送別故人

媽媽 媽媽

靜謐 所有的舉動都如此美麗

 

 

 

老闆娘是用柴燒水的

一直燒水

雖然很燙 但能讓人靜下來

 

 

我也會死 你也會死

死本身就是很平常的事

 

 

生物吃著其他生物生存下去 對吧

它們倒是不同

不想死的話 就有吃

吃的話 好吃的才行

 


好吃吧

好吃得讓人為難

 

 

死可能是一道門

逝去並不是終結 而是超越 走向下一程

正如門一樣

我作為看門人

在這裏送走了很多人

說看 路上小心 總會再見的

 


以前 人類還不懂得文字的很久以前

據說人們尋找符合自己心意的石頭

送給對方

收到石頭的人根據石頭的觸感和重量

瞭解對方的心意

比如 滑溜溜的石頭表示心情平穩

凹凸不平的石頭表示擔心對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上善若水 的頭像
    上善若水

    飄在人間~

    上善若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