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志 摘要


有讀者誇張地讚美該著為「金庸封筆古龍逝,江湖唯有英雄志」

有人客觀地分析《英雄志》時而倒敘、時而切換視角、時而正反逆轉,
讀者稱其「一次又一次建構英雄形象」,又「一次一次將之拆解搗毀」。


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 一輩子約有三萬六千個日子
作者花了近十年 寫了約三百六十萬字

我用了約一個月的閒暇時間
無論是結訓前的幾週演講、
集合前等待點名的幾分鐘時間、
等待與搭乘交通工具時、
從結訓前到分發、
從台北到金門......

終於看完了(不過尚且完結篇= =)

何謂善惡與道德仁義
何謂佛 何謂魔 何謂修羅
何謂煉獄與人間
何謂愛......
在本書中皆有發人省思地闡述

總之 算是值得一讀的一部小說


不過 網友們應該不會.也沒空.沒興趣去看
因為
這時代
像我這樣執著於文字之哲理者
應當是很少了

畢竟 有幾人能在閱讀小說或觀看電影時
想從中獲得更寬廣的生命呢
大家 也許只想當作消遣 殺時間罷了

下午 07:52 2010/9/6

========英雄志 喜歡的句子 摘要========


大宋乞兒宰相呂蒙正的【祭灶詩】一首:

一碗清湯詩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
玉皇若問人間事,亂世文章不值錢



「江充之所以強,正因他自知很弱。他自知笨得緊,所以聰明的不得了。」



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

蓋贓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為非,清官則自以為不要錢,

何所不可?剛愎自用,小則殺人,大則誤國



「江大人不是說過麼,『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看這句話該當轉過幾個字,叫做『能人不用,用人不能』,這才貼切他的行事作風。」

  
「我看是『屁人不用,用人如屁』,


「大雨淋漓,洗淨大階迎學士;天雷霹靂,打開天眼看文章」

  
這下聯以「天」字解了上聯的「大」字,「天雷」應「大雨」,「天眼」對「大階」,
非只對仗工整,還應了人事時地物五樣妙處。尤其這幾道閃電恰在皇帝取出試卷時打落,
雷霆一閃,有若老天開眼,此情此景,盡入下聯「打開天眼看文章」之中。
其中「天眼」二字,更是語帶雙關,頗有推崇聖上之意,堪稱絕妙。


鄩陽樓記:「少時曾攻經史,長成亦有權謀,恰如猛虎臥荒丘,潛伏爪牙忍受。」

  
「誰知刺紋雙頰,那堪配在江州,他日若得報怨仇,血染鄩陽江頭。」


要看那上頭是不是真有一個天,一個道,在那引領眾生,獎善懲惡,制定輪迴?他想知道,滿天神佛受人膜拜景仰,為何他的子民飽受苦難之時,他們總是沉默無語,杳無痕跡?


上蒼啊上蒼,如果仁愛是你的道,你又怎會用這凶狠法子統治世間?


 「天蒼蒼兮臨下土,胡為不救萬靈苦?英雄便該凌遲死,悲憤垂淚苦無語?我自橫刀向天叫,忠義孤臣枉癡心,安得大千復渾沌,莫叫我輩知天命!」


「他日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業火三千丈,洗盡一身孽


我現下就在受苦!地獄業火,焚我殘軀!


「欲救眾生苦,須持修羅法。修羅王臨,眾生無懼死,無懼死則無心苦,無心苦則無悲無淚,如此天下安樂矣。」


「何謂修羅法?」

  
「修羅王臨,生不能使之喜,死不能使之懼。生者不戀生,生非生。死者不懼死,死非死。唯此,萬物停爭息鬥,輪迴終有休止一日。」
「你,便是修羅王?」

  
答曰:「願天地罪孽,盡歸吾身。」



雨花四落,院裡水珠倒彈起來,從這兒看去,彷彿成千上萬人立的小小兵兒,正在院中列陣激戰。


愛人者,人恆愛之,殺人者,人曰可殺。是啊,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捨去了,天下間還有什麼捨不得、殺不得的?


瘋病並不難治,難治的是那顆支離破碎的心


一次次的性命相搏,武者與兵器一同寫下榮辱與共的故事。兵器便是自己的春秋,道盡了主人一生的滄桑。


此刻稍一凝力,無數雨點彷彿半空靜止,目光飛出,直從迷濛大雨中穿過,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他們學了一身本領,只為履行心中的慈悲之念,以一己肉身對抗世間強權,這是何等的大功德?


燃起佛前燈,滅去心頭火


潛龍不稱龍,反匪非逆忤,正邪本相生,蒼天無盡處。


寧為太平狗,勿為亂世人
寧為戰國魂,莫為太平奴


佛告阿難之「無上正覺」
無量壽經 必成正覺第七 無上正覺。

  
我建超世志,必至無上道。

  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

  
今為大施主,普濟眾窮苦。

  命彼諸群生,長夜無憂惱。

  
眾生聞此號,懼來我剎中。

  虛空諸天神,當雨珍妙華。

  


「天生萬物有時窮……人心欲無窮……」

「欲而不得心生苦,苦化嗔,嗔化貪,貪化爭,有爭則戰,爭而無道,是故天下有人必有爭,有爭必有戰,人人相殘相食,是為煉獄……」

聖光不滅,黑暗不至,修羅不臨……、南瞻部洲,就不會陪葬。


「因為我是一塊鋼。」

  鋼,是不流淚的……

  不流淚的東西,便只能流血……


善相者不善相己,謀人者不闇為家謀


俠就是夾,左邊是仁,右邊是義,頭頂灰天,腳踩泥地。只因存愛,所以存恨,只因心慈,所以心悲,只因成王敗寇,所以濟弱扶傾,只因天下無道,所以以武犯禁。

悲怨是空、仁義是夢,只因信仰劍,所以貫徹道。


天下是一座大客棧,百姓是房客,老闆是皇上,總管權事的叫做大掌櫃,他有六個收錢的帳房,另有無數跑堂


「佛國不能只有天女散花。」

  不收大肚餓鬼的大佛國,會見到老子的大慈悲……

  比弒師弒父更大一百倍的……

  大慈悲……


小小魚兒過鉤鉤,西江月,俺涼舟,悠悠漫漫,簍了清風,笑碧波無浪,葉伴蛙友,花滿池塘得自由。

神劍是「活死物」,它靈展曲折如活物,本質卻是死東西。恰與神劍相反,魔刀不能延展,形體雖然死氣沉沉,但有了那撩撥人心的魔眼魔光,它便能抗衡擒龍,號稱「死活物」。

十年苦窯十年功,到得頭來盡成空,名已空、愛己空,四壁蕭然巢也空,親逝友散仁義盡……

  
恨不空、仇不空,不悲不苦不虛沖,天地萬物殺一空!


每個人生來都有一柄劍,無論是皇帝還是乞兒,除非自己甘心棄劍順從,否則誰能左右他們的命運?


我心中的完滿不是正圓,而是方中帶圓,人生峰迴路轉,有如滄海一小舟,只能以圓融應接狂濤巨浪,可外力一指稍加,水浪打來,圓心頓失,如此得來的往往已非圓融,而是毫無分寸的圓滑了。

就算捻花惹草,與小妾情婦幽會偷歡,人家愛的至多是一個情婦、兩個姘頭,他哪裡比得上你啊……
你愛得是那成千上萬的天下人啊!誰又比得上你啊!


她素面未施脂粉,卻得丹桂之芬,不必花滿月圓,卻已一派韶華。

她十歲上就沒了父親,一夕之間被迫結下爹爹的重擔,從此長大成人。可也在那一晚,她的人生就此停頓了,整整十年多過去,他一直停留在那個夜晚裡,他依然是那個失怙動哭的小女孩。


「阿秀,最近你爹娘還吵架麼?」阿秀忙道:「不吵了、不吵了,他倆最近已經不說話了。」聽得夫妻倆更上一層樓,二姨娘不由苦笑幾聲,阿秀怕她操心,忙安慰道:「姨婆別煩惱,卻說會叫的狗不咬人,他倆既然不叫了,自也不會互咬啦。」


朝升堂,暮上床,賊官污吏偷銀兩;吃你娘,著你娘,豪門招妾討你娘;食無肉,哭無淚,天下貧漢盡懸樑;殺牛羊,備酒漿,早開城門怒一場,怒蒼入城不納糧!

  
天下義士聽命!不當差,不納糧,好酒好夢睡華堂,痛痛快快怒一場!


太祖殺人狂、成祖殺人魔,古來要幹大事的,很少不殺人,而想要殺人不償命的,便得掌大權。


假山假水假哭假笑假仁假義假正經

   
真人真事真打真殺真心真意真面目

   
橫批兩字而已,叫做「真假」。
上書:「萬福樓裡、戲如人生」。


「僅可遠觀輕嘗,不可近玩細嚼,此乃名士之風也。」


「人生煩惱這般多,那……那咱們該怎麼辦?」
「人生要沒了煩惱,那才要大大煩惱。你說是麼?」


    「心向光明城,身陷修羅殿。」

如捨五倫德,如破三教謁,得架超世志……
緣盡愛憎滅。
天上地下,一切萬物,無脫六道輪迴!
「明朝伴古佛……永脫六道業……


仲海的死敵不是我,而是整個天下。


    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是謂「微明」


    那人道:「大道廢,有仁義。你這人比誰都『仁義』,所以這輩子如同失明瞎眼,什麼也瞧不見。
為了你好,我現下要打得你大徹大悟,從此棄聖絕智、破卻三毒。


    盧雲絕不是『無』,他是『有』。他雖如道家門人一般,同樣善於養氣,然則他養的是孔門儒生的『浩然之氣』,又稱『正氣』,這『正』字一出,便如一把寶劍揮出,將天下剖為兩半,從此黑是黑、白是白,是非對錯,含糊不得,乃至於為義理獻身、為正道而死,不惜殺身以成仁。這看似轟轟烈烈,然而在道家門人眼中看來,儒生門早已落於下乘。

    凡人心中有道,便分正邪。正者如盧雲,邪者如卓凌昭,他們都有自己的劍,亦有自己的道,道法所過之處,天下人非敵即友,非友即敵。只是無論他們怎麼竭心盡力、甚切殉道而死,其實都只是妄想以一己之『道』強置於萬物之上,一輩子離不開『勝負對錯』,『強弱上下』。『無極破太極』,當萬物歸於混沌的一刻,無黑也無白,無上也無下,無強也無弱,這就是道家最終的境界,『無極』。

    看盧雲一生執迷於是非,分了黑白,裂了陰陽,若還要與人家比什麼『推手』,豈不是自取其辱?



    『仁者,二人也』,儒生窮盡一生心力,白首皓頭,其實不過是在琢磨這個『仁』字。兩人世界,朗朗清明,可以你爭我奪,也可以你退我讓,一切彼我分際,全在一條界限上,便是『仁』。若要把這套道理用在推手上,亦無不可。


天下並沒有真正的正圓,只有像是圓兒的圓


沒錯。人的壽算其實都已經注定好了。他們的生老病死都有一層因果,倘使參不破這層道理,縱使知其病灶,竭心診療,至多只能醫一時,卻也不能醫一世,醫之何用?於是他便以醫理為根基,開始鑽研命理。」
「何謂命?」

命者,先天之性也,形於內為『氣』,形於外為『運』,氣衰而運衰,運衰而命竭,
故良醫為人把脈,不只觀臟腑,查氣血,也往往趁機觀看病人的手相面相,以名其一生之榮枯。

大師所言,已是巫醫之道了。

殷商遠古之時,醫巫本為一家,何足為怪?

醫理之道,可測常人一時之榮枯;
命理之道,可知凡人一世之吉凶;
至於風水地理之道,則可察一家一姓、上下三代之興亡。
風水之上,尚有一理,便是天理。此理隱藏於星象之中,若能洞之察之,可測天下之動靜。
醫理治一時之疾,命理治一生之病,地理則能治五湖四海、山川百岳之患,到得三者俱精之日,便能為天下把脈,此即太平之術也。

    命理、地理、天理,合稱『三元』。天下儒生所求無多,但盼處世以智、修身以仁、立心以勇,此為『三達』之境界。然而三達再高,探究的也只是君子立身的道理,是以道家羽士不以此為滿足,他們觀察命理內在,外觀五湖四海,到得至高境界,便能仰視星象,探究天機,從而找出『天地人』三元之法,號稱術數。


總說天下無道,他們便要『替天行道』,上天無心,他們便要『為天地立心』,然而逆天而為的下稍,卻只有無語問蒼天。


天聽自我聽,天視自我視


觀佛三昧經有言:『金翅鳥,名迦樓羅,業報應食諸龍。於閻浮提之中日取一龍王與五百小龍,週而復始八千載,須食龍族億萬,死後悲鳴撲墜,盡焚其身,得一琉璃之心。』」


同生共死,卻又同床異夢,就是是伉儷夫妻的寫照。越是親近的人,卻往往最是水火不容,原來駕馭『一代真龍』的乘龍之客,卻是他自己的枕邊人


客棧的意思,便是說天下一切來人,全是過客。
這個天下其實就像一座大客棧。上起龍族皇帝、下至黎民鬼畜,全是來來往往的過客。


眾人心下震驚,方知『魔刀』何以不能駕馭。原來夢境一醒,悔意便生,代價便是自己性命。

只要你的夢夠大,你永遠圓不了,自也永遠醒不來。


丟官去職是一閒,無家無室又一閒,與世隔絕再一閒,到了親逝友散之後,那真是閒得慌了。

   

公主的父親卻又是誰?」
道:「天下、國家。」


你現下打了他們之後,他們就不辱娘了嗎?
我打了他們,他們一樣辱娘,那我不打他們呢?難道他們就不辱娘了嗎?


她再次受了禁錮,我的心也也永遠得不到自由


夫禮者,忠信之薄,亂之首。

您是佛,六道中的大施主,肉身佈施,普濟諸窮苦。


羅摩國師,當個壞人,其實也不容易,是嗎?
殿下,活著這件事,本來就不容易。


天下一切,都有個價錢,卻只有臉面不要錢。凡人一旦不要臉,什麼都好談,屆時要殺要剮,手到擒來,還有什麼是拿不走、要不到的?

唉唉唉,這沒什麼可恥的,照我看哪,什麼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還不都有個標價在那兒?
尤其廉恥二字,不怕沒人賣,就愁沒人買,你現下跪了,以後兒女有飯吃、有衣穿,有主子餵養,有朝一日等他們光宗耀祖,便換別人跪你啦。


天下一切萬物,都可以用算盤撥出來。撥不出,是你沒學好。
那個仁義、人心,也可以用算盤算出來嗎?
當然了,我這一生,都在做這件事。


此神官居於須彌山下摩婆帝宮,世稱修羅之王。她曾與帝釋天長年交戰,又名非天。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上善若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