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麗士日記469-沖繩自由行7












今天要換飯店,十點揹起行囊退房,沒有離別的傷感,只有淡淡的釋然,畢竟,只是從一個暫棲的殼,移往另一個罷了。
旅行至此,身心已習慣了這座城市的節拍,懶得再向遠方探索,反而想要細細品味身邊被匆忙忽略的細節。就像博爾赫斯說的,真正的旅程不在於征服新大陸,而在於重新認識熟悉的街角。
國際通已是老朋友,今日我決定走進那些平行的血管—壺屋通的古樸、平和通的喧囂、屋台村的煙火氣、市場本通的生活感、第一牧志公設市場的海鮮香。每一條街道都像是城市的不同表情,有的溫和,有的激烈,有的憂鬱,有的歡快。
拉麵的湯頭、玉子燒飯團的溫熱、冰淇淋的鹹甜—這些味道交織成今日的調色盤,如卡爾維諾在《看不見的城市》中說過:「城市不會洩露自己的過去,只會把它像手紋一樣藏起來。」而我,正在用味覺讀取這座城市的掌紋。
探索了縣廳十四樓的展望室,下午六點,整座城市在腳下變成了精緻的模型。獨自站在那裡,望著樓下微縮的街景人車,等待著某種頓悟的降臨,如古時詩人感嘆自身的渺小、或人類生存的壯闊,甚至,是一絲身處高處的孤寂?但情緒如潮水般退去,留下的只是一片平靜的沙灘。有時候,最深刻的體驗反而是無感—不是冷漠,而是一種接納,一種對平凡的徹底理解。
下樓到對街的琉貿百貨,廣場上傳來意料之外的聲音—一個小孩正在撕吼著搖滾樂。那聲音稚嫩卻充滿力量,像是在向整個世界宣告什麼重要的事情。
不知為何,方才在高樓上遍尋不著的一絲觸動,此刻,莫名的感動如電流般竄過心房,突然明白:真正的藝術不在於技巧的完美,而在於表達的純粹。那個小孩唱得並不十分悅耳,但那份不顧一切的投入,比任何專業歌手都要動人,比居高臨下的觀景更具有純萃、直接的的生命力。
買了早餐、飲料,還有一瓶鮮奶。走在回飯店的路上,慢慢啜飲著微甜的牛奶,感受它在舌尖上綻放的樸實滋味。還沒走到飯店,鮮奶已經喝完。瓶底空了,而某種滿溢的情感,正溫潤地,流回我已然疲憊的軀殼。
夜幕降臨時,我明白了今日的收穫:是那份學會與平凡共處的智慧,如同在小孩歌聲中、在每一條街道上、在每一道食物中尋回的那顆赤子之心。
2025.06.13 23:40
2025.06.13 23:40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