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麗士週記193-警列管偏差學生 2千人反彈



(2014.6.07臺北-剝皮寮)

===以下新聞===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0610/35883412

 

北捷隨機殺人案發生後人心惶惶,警政署日前提議建立「高危險群資料庫」,對行為偏差學生列冊,並清查街友、精神病患者等,此舉引發律師顧立雄、台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等人反對,認為根本是政治偵防,前晚發起連署,至昨已有十三個團體、兩千七百多人響應。專家痛批:「這些學生、患者是需要幫助的人,不該被當成嫌疑犯!」

否認建立資料庫

警政署日前開會檢討北捷隨機殺人案,提議對行為偏差學生建立輔導名冊,並清查街友、精神病患等,建立「高危險群資料庫」。此舉引發質疑認為警方不當擴張監管,顧立雄、李茂生、北市長參選人馮光遠等人前晚發起連署反對。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批,警政署應列管的是前科犯,行為偏差學生或精神病患是需要協助的人,不應被當嫌疑犯,這種做法對預防犯罪無效。 


警政署昨解釋,反社會人格暴力傾向,猶如不定時炸彈,曾要求各地警方加強治安疑慮人口的情資掌握,但並未要求、也沒有法源與行政資源建立「高危險群資料庫」。記者張君豪 

 

===以上轉貼===

 

個人認為:…

1.
一方面 是著名律師和教授...等兩千七百多人響應反對該行為
一方面 是警政署堅決否認有此行為
這其中的誤會、貓膩與玄機...可說是我國當前政府和社會的縮影之一
(政府某處放出風聲->民意反對->更改政策->半吊子政策)

但既然上頭"堅決否認"
我們當然是絕對信任的


2.

並未要求、也沒有法源與行政資源建立「高危險群資料庫」。
這的確合情合理
但究竟有無「日前開會...」該段新聞所陳述的內容?
這才是重點
若沒有  
「警政署」如此有power、如此「注重名聲」的單位
為何不硬起來控告相關媒體與學者誹謗、汙衊、無中生有、浪費社會資源、破壞社會秩序......等

註:刑法第310條第1項:「意圖散佈於眾,而指摘或傳述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者」為誹謗罪


p.s.
口頭說相信"上級信誓旦旦的聲明"
實際上經驗與邏輯告訴我們"無風不起浪" 
個人手上便有一份公文 上書:
"
請加強清查所轄遊民及精神病患等高危險群,防範類似情事再次發生並請保防單位加強情資蒐報。
"


3.
預防犯罪方面

很久以前批評過
其實我國警政以「績效制」為主
預防犯罪上的許多作為 根本是"一堆假動作"

舉最惹民怨的開罰單來說
若警察真的站在醒目之處
很容易便有"違規預防"的成果

但在"績效"壓力之下
預防之後何時才能抓到違規?

同樣地
是否要XXX資料群
對基層員警來說
最好不要

為何?

因為長官們要的是"最低級"的"績效數字N"

而不是"最高級"的"預防數字零"?

這是很可悲的"現實"
("一堆假動作"便是這樣來滴...)

 

===說點雜事===

 

1.

原本想評一下101年特開缺的
但目前似乎還沒正式開出來 只好下週再寫

 

 

2.

白日夢冒險王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好看 有趣 有深度 大推!

 

3.

為了8號一早常訓
7號中午便到了台北

吃完午餐後 原本打算逛一下總統府
但當天似乎有某個活動 因此停止參觀

雨勢轉大
便順路進入國史館



雖然有許多可以看的歷史文物

但絕大多數都沒有讓我想按快門的動機

 

逛了剝皮寮





類似的鄉土、懷舊文物和老街景色


臺灣各地似乎有不少 看多了後 便少了一種新鮮感
但身處於今昔錯綜的建築文物之間
仍然會有種特殊的美感和氛圍 縈繞其中

接著至龍山寺雙手合十 唸唸有詞 祈禱平安與健康

拍了幾張 由於整理時沒feel 因此沒上傳

 

晚餐前進中和水上鮮赴約

雨天 大圓桌 矮凳 音樂 雨傘 夾腳拖 

吃著一盤盤的熱炒與濃妝短褲的酒促小姐(更正 是啤酒小酌)...

 

然後就上旅館健康地就寢
8號下午四點常訓完
便搭六點的飛機回到金門...

 

下午 22:58 2014/6/10


arrow
arrow

    上善若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