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詁學期末報告
日中文四 黃泰翔49011034

1.簡單介紹《爾雅》一書的作者、成書年代、體例、價值等相關知識。另外,請就清朝劭晉涵的《爾雅正義》或郝懿行《爾雅義疏》選出兩則加以標點、譯釋。

Ans:

(1)
《爾雅》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專著,也是第一部按照詞義系統和事物分類來編纂的詞典。作為書名,"爾"是"近"的意思(後來寫作"邇"),"雅"是"正"的意思,在這裡專指"雅言",即在語音、詞彙和語法等方面都合乎規範的標準語。《爾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釋古語詞、方言詞,使之近於規範。
《爾雅》最早著錄於《漢書•藝文志》,但未載作者姓名。
對於《爾雅》的寫作年代及作者,歷來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是西周初年周公旦所作,後來孔子及其弟子作過增補,有人認為是孔子弟子編寫的。這種種說法都不可信。《爾雅》成書的上限不會早於戰國,因為書中所用的資料,有的來自《楚辭》、《莊子》、《呂氏春秋》等書,而這些書是戰國時代的作品。書中談到的一些動物,如狻麑(即獅子),據研究,不是戰國以前所能見到的。《爾雅》成書的下限不會晚於西漢初年,因為在漢文帝時已經設置了《爾雅》博士,到漢武帝時已經出現了犍為文學的《爾雅注》。
從《爾雅》的性質來看,它本是一部以解釋五經的訓詁為主,通釋群書語義的訓詁彙編,而訓詁萌芽於春秋戰國,到西漢時才有較大的發展。因為從春秋戰國到西漢,幾百年間,語言文字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般人已經不大看得懂古書,需要有專門的學者來講解。而漢代的統治者力圖用儒家的經典來鞏固自己的統治,於是尊《詩》、《書》、《禮》、《易》、《春秋》為五經,並設立五經博士,在官學裡講授經義。這就促進了訓詁的繁榮。經學家們紛紛給先秦流傳下來的儒家經典作註解,並隨後把這些隨文而釋的各種典籍的註解彙集到一起,按照一定的體例分類編排起來。《爾雅》就是這樣一部訓詁彙編。它並非是一人一時之作,最初成書當在戰國末年,是由當時一些儒生彙集各種資料而成。歷經秦火、戰亂之後,這部書在漢代初年重新問世,又經過經師儒生的陸續增補,才成為今天所見到的《爾雅》。
《爾雅》全書收詞語4300多個,分為2091個條目。這些條目按類別分為"釋詁"、"釋言"、"釋訓"、"釋親"、"釋宮"、"釋器"、"釋樂"、"釋天"、"釋地"、"釋丘"、"釋山"、"釋水"、"釋草"、"釋木"、"釋蟲"、"釋魚"、"釋鳥"、"釋獸"、"釋畜"等19篇。
前3篇詁、言、訓解釋的是一般語詞,類似後世的語文詞典。其中「釋詁」是解釋古代的詞,它把古已有之的若干個詞類聚在一起,作為被訓釋詞,用一個當時通行的詞去解釋它們;「釋言」是以字作為解釋對象,被訓釋詞大多只有一兩個;「釋訓」則專門解釋描寫事物情貌的疊音詞或聯綿詞。儘管作為語文詞典來說,它的註釋過於籠統,許多條目僅僅是同義詞表,但是遠在公元前2世紀就能產生出這樣的著作,就是在世界詞書編纂歷史上也堪稱第一了。
《爾雅》後16篇相當於百科詞典。在漢代,兒童在完成識字階段的教育後,要讀《論語》、《孝經》和《爾雅》這3部書。故郭璞云:「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者,莫近於《爾雅》。」儘管用今天的標準來看,《爾雅》的知識容量相當有限,但是在古代已經非常可觀了。所以有人說,《爾雅》是我國古代的百科全書。
  在歷史上,《爾雅》備受推崇。這是由於《爾雅》匯總、解釋了先秦古籍中的許多古詞古義,成為儒生們讀經、通經的重要工具書。在漢代《爾雅》就被視為儒家經典,到宋代被列為十三經之一。事實上,《爾雅》並不是經,也不是某一部經書的附庸,它是一本獨立的詞典。人們借助於這部詞典的幫助,可以閱讀古籍,進行古代詞彙的研究;可以瞭解古代社會,增長各種知識。
  《爾雅》在中國語言學史和詞書史上都佔有顯著的地位。
  《爾雅》首創的按意義分類編排的體例和多種釋詞方法,對後代詞書、類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後人模仿《爾雅》,寫作了一系列以"雅"為書名的詞書,如《小爾雅》、《廣雅》、《埤雅》、《駢雅》、《通雅》、《別雅》等等,而研究雅書又成為一門學問,被稱為"雅學"。
  從漢唐到清代,為《爾雅》作注的人很多。現存的最早最完整的注本是晉代郭璞的《爾雅注》。《十三經註疏》中的《爾雅註疏》採用的是郭璞的《爾雅注》和北宋邢昺的《爾雅疏》。清人研究《爾雅》的著作不下20種,其中最著名的是邵晉涵的《爾雅正義》和郝懿行的《爾雅義疏》。今人注有徐朝華的《爾雅今注》,文字深入淺出、簡明扼要,並附有筆畫索引,最利於翻檢、學習。


(2)

底下學生僅節錄部分字義並舉「邵晉涵」的《爾雅正義》與「郝懿行」的《爾雅義疏》之例來說明。

【經】林、烝、天、帝、皇、王、後、辟、公、侯,君也。

a.「帝,君也。」
邵晉涵《爾雅正義》:
帝者,《說文》云:「帝,諦也,王天下之號也。」……《白虎通義》云:「帝
者,天號。王者,五行之稱也。」何休《公羊傳》〈注〉云:「德合於元者稱皇,德合於天者稱帝。」
※學生譯釋:
帝這字的意義,《說文》說:「帝,諦之義,稱王於天下的名號。」……《白虎通義》說:「帝者,號令天下者。王者,取法木火土金水、易代改號的名稱。」何休《公羊傳》〈注〉說:「德行合於原初之道者稱皇,德合於上天之道者稱帝。」

b. 「帝,君也。」
郝懿行《爾雅義疏》:
天與帝亦訓為君者,天、帝俱尊大之極稱,故臣以目君焉……《說文》云:「帝,
諦也,王天下之號也。」《風俗通》引《書》〈大傳〉云:「帝者,任德設刑,以則象之。」言其能行天道,舉錯審諦。〈謚法篇〉云:「德象天地曰帝。」是帝本天之號。
※學生譯釋:
「天」和「帝」這兩字也有訓為君主的,天、帝皆是尊貴之極的稱號,故人臣以此稱呼君主……《說文》說:「帝,諦之義,稱王於天下的名號。」《風俗通》引《書》〈大傳〉云:「帝者,能依隨天德來設立刑罰,因循著天的法則而摹擬之。」這是說他能依行天之道,在施行與廢棄上審慎詳細。〈謚法篇〉云:「德像天地之德則叫作帝。」此帝本是天的名號。

c.「林、烝,君也。」
郝懿行《爾雅義疏》:
《逸周書》〈謚法篇〉云:「賞慶刑威曰君,從之成群曰君。」《白虎通》云:「君,
群也,群下之所歸心也。」然則君之言群,凡群眾所歸皆謂之君矣。林、烝者,眾也。又訓君者,眾之所歸,斯謂之君,與君、群義同也。
※學生譯釋:
《逸周書》〈謚法篇〉云:「能獎賞慶祝、刑罰威懾人者叫作君,跟從他人數眾多的叫作君。」《白虎通》云:「君,群眾也,群臣下位者之心所歸屬依附者。」但君叫作群,凡是群眾所歸依者都叫作君。林、烝這兩字,眾多義。又有訓釋為君的,即眾心之所歸依的人叫作君,「林、烝」二字和「君、群」義同也。

2.簡單介紹《釋名》一書的作者、成書年代、體例、價值等相關知識。請針對其「訓釋方法」的優缺點舉例並作簡單的評論。

漢代末年劉熙《釋名序》明確地寫道:「凡二十七篇,至於事類,未能完備,凡所不載,亦欲智者以類求之。」這自序已足以證明《釋名》原書為27篇。雖然也有人認為這書未必是完整的,序文所載篇數,恐系後人據殘本篇數照改。不過周祖謨先生的《〈釋名〉校箋序》仍採納《釋名》27篇之說,而全書二十七篇都是解釋名物詞的。
《釋名》中大量運用「聲訓」之法,劉熙一方面用聲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解釋詞義的來源,探索詞的命名的意義。另一方面則廣泛地綜合了各地的方音,分辯它的發音部位和方法,來探索詞義的特點。
這聲訓之法當然是根據字之被創造乃先有義、再有音,最後才造出形的原則,如此推回去則有此法,此則是《釋名》訓釋方法的特點(或說是優點),但是在這種聲訓的方法中,我們可以發現對於同一語詞,各家有說法不一的情況。例如:
(一)春
《釋名‧釋天》:「春,蠢也。萬物蠢然而生也。」
《尚書大傳》:何以謂之春?春,出也。物之出也。
《說文》:春,推也。

(二)木
《釋名‧釋天》:木,冒也。華葉自覆冒也。
《白虎通‧五行篇》:木之為言觸也。陽氣動躍,觸地而出也。
又〈情性篇〉:木之為言牧也。
《說文》:木,冒也。冒地而生。

(三)父
《白虎通‧三綱六紀》: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也。
《釋名‧釋親屬》:父,甫也。始生己也。

另外,則有同一人對同一語詞,說法不一的情形。例如:
(一)譜
《釋名‧釋典藝》:譜,布也。布列見其事也。亦曰緒也。主緒人世類相繼如統緒也。

(二)書
《釋名釋書契》:書,庶也。紀庶物也。亦言著也。著之簡紙,永不滅也。
《孝經援神契》:書者,如也。舒也。紀也。

(三)雨
《釋名釋天》:雨,羽也。如鳥羽動則散也。雨水從雲下也。雨者,輔也。輔時生養也。
因此,王力以為,包括劉熙的《釋名》在內,這種各家解釋不一致,乃至同一家解釋亦不一致的一語數源的現象是「唯心主義的」,是「從心所欲地隨便抓一個同音字(或音近的字)來解釋」。他說:「彷彿詞的真詮是以人的意思為轉移似的。」他尤其以這種批評加之於《釋名》。甚至說:「方言的讀音不同,聲訓也跟著改變(如「天」「風」);方言的詞匯不同,聲訓更必須跟著改變(如「綃頭」「幅」)。同一詞可以有兩個以上的語源(如「劍」)。他的聲訓甚至達到了荒唐的程度(如「痔」)。」
究竟《釋名》是否從心所欲地隨便抓一個同音為說,或是否達到荒唐的程度,這話一時很難評斷。其中有些表面找不到根據,但其實乃和經典同訓的,像〈釋天〉中:
艮,限也。時未可聽物生,限止之也。
實際上恐怕是從《易‧彖傳》的「艮,止也」而來。〈彖傳〉鄭注:
艮之言很也。一陽在上,二陰在下。陽君陰臣,不相與通。

結論:無疑的,一個語詞,如果有所謂語源,它的來源應該只有一個。不管後人對它有多少種說法,也許全沒說對,決不可能全對。然而,我們是否能執著於求源的觀點來探討所有聲訓現象呢?尤其是我們所謂的求源的觀點,不過是我們後人從那些材料中抽象出來的,那我們分析的功夫作得夠不夠?歸納出來的尺度標不標準?都值得我們三思。
我想,我們必須提醒自己,早期的聲訓其作用原不在探求語源,乃是以聲訓為手段,宣傳某種思想(以儒家為多),它如形訓的情形亦是有這種情形。而以後的聲訓,有一部份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是沿著這一線索發展的(另外一條應該是由「各家的注解」到「釋名」的一條求源的路),因此我們似乎不必固執於以求語源的觀念批評一切聲訓的資料,實際上,《釋名》在詞源學、方言學、文化學、民俗學等方面的價值亦是我們不能忽視的。另外,不管求得的是否真的是其源,我覺得聲訓之法是最有趣的一種方法。





因為覺得底下的第三題(我是先寫這題的),也就是老師講義中說希望我們寫的第十題,但是學生寫完後覺得似乎不太完整(我挑的例子令我寫出來變成蠻簡單的),因此才共寫了三題。

3. 挑選十三經中的經典和注疏,選出兩則加以標點、譯釋,並探討其中的訓詁術語。

Ans:
學生選擇的是《爾雅注疏》,晉,郭璞作【注】;宋,邢昺作【疏】
(1)

【經】薨薨、增增,眾也。
【注】皆眾夥之貌。
【疏】釋曰:《周南‧螽斯》云:螽斯羽,薨薨兮。《魯頌‧閟宮》云:烝徒增增。此皆人物眾夥之貌。楚人謂多為夥。

※學生譯釋:
【經】:
薨薨、增增,眾多義。
【注】:
都是表示眾多的樣子。
【疏】:
《周南‧螽斯》說:蝗蟲拍打著翅膀,成群飛來鬧哄哄。
(學生案:薨薨:眾也;或曰形容螽斯的齊鳴。在此將二義皆譯出來即「成群飛來鬧哄哄」)。
《魯頌‧閟宮》云:眾多軍士在進行。
(學生案:「烝徒增增」前有「公徒三萬,貝胄朱綅」兩句,故依照句義則譯為「眾多軍士在進行」)。
這都是人物眾多的樣子。楚地人將「多」叫做「夥」。

※訓詁術語:
貌,此術語用時都放在動詞或形容詞後,如今日所云:「…的樣子」。
(學生案:此文之「謂」乃互訓,或名翻譯中的「方言雅言互釋」,似乎與訓詁術語中用來解釋句義的「謂」、「言」不同。)

(2)

【經】幬謂之帳。
【注】今江東亦謂帳為幬。
【疏】釋曰:帳、一名幬。《召南‧小星》云:抱衾與裯。鄭箋云:幬床帳也。郭云:今江東亦謂帳為幬。幬與裯音義同。

※學生譯釋:
【經】:
幬(蚊帳、帷幕)叫做帳(張掛起來做為露宿或防止蚊蟲進入的布幕、帷幕)。
【注】:
今江東地方也叫「帳」作為「幬」。
【疏】:
帳另一個名稱叫作幬。《召南‧小星》說:拋棄厚被與床帳(或義為單薄的被、被單)。鄭玄的箋上說:幬,床帳義。郭璞說:今江東地方也叫「帳」作為「幬」。幬與裯聲音和義義相同。

※訓詁術語:
謂之,此術語用時往往放在被訓字的前面,如本文的被訓字即是「帳」,主要是說明詞彙間的義同或義近。
(學生案:此注中的「謂」似乎只有「叫做」的意思,而與訓詁術語中用來解釋句義的「謂」、「言」不同。)










END
2005/5/3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上善若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