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中國藝術史】期中報告
學生:中文四 黃泰翔 49011034

摘要一:<中國古代器物紋飾中所見的動植物>
前言
該對古代器物紋飾中所見的動植物之階級社會背景、該器物所有者的階級身分做調查研究才能探知其意義。有些動植物在特定的條件之下被歪曲,而不是實際的動植物。以下按時代順序進行敘述。

一 氏族社會晚期的動植物紋飾
原始社會初期階段是原始群,其次是氏族社會,又分為母系和父系氏族社會,由於考古發掘中尚有許多環節欠缺,我們只知道氏族社會晚期即仰韶文化的情況。仰韶文化主要分為「半坡類型」和「廟底溝類型」。
(一)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的典型遺址,在陜西省西安市東郊、滻河東岸、半坡村北發現,其實代距今約近6000年。
當時的人們從事農業,因為也兼營漁獵,所以在彩陶花紋中有魚紋、鹿紋,也有數狀紋。在一些彩陶盆的底部內面畫有人頭紋,閉目,口部兩側皆「魚形物」,有的畫上下兩個人頭紋,其口中皆含「魚形物」。由「魚形物」旁畫網或畫魚,知道這「魚形物」就是魚。
這個人頭紋就是巫,世界上許多未開化民族中的巫師也多塗面。又此人閉目食魚,表示他正在作法,使魚自動來投,使人們能多打魚。研究中國生物學史,在敘述氏族社會的動植物時,似乎應該指出巫的作用。
(二)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的典型遺址,在河南西部陜縣南關的廟底溝村,其時代大約距今5000年。
在這裡出土了大量的彩繪陶器,在碗、盆、罐的外面,經常繪有大雜紋,其表現形式大致有五種。所有這些大雜紋,都是車前草紋,其黑點代表車前子。由大雜紋旁畫蛙,也可以證明:這大雜紋一定是車前草紋。
車前草紋應該是夏人(夏部族)在氏族社會時期的文化遺物,又是夏人的副圖騰,因為一般說來,氏族社會初期的圖騰,絕大部分是動物。圖騰信仰幾乎是全人類皆有的迷信,同時,也可以看出:車前子之成為藥物,是從夏部族的圖騰信仰發展而來的。
二 夏商時代的動植物紋飾
夏商兩個奴隸主王朝約1000多年間的器物中,其主要花紋除了鳳凰(孔雀)是實際的生物以外,龍紋、饕餮紋都是神秘花紋。對於這兩種神秘花紋,應該從圖騰信仰入手才能明瞭它的意義。
夏部族在氏族社會時期,以蛇為圖騰,到氏族社會晚期又以植物車前草為副圖騰,至氏族社會末期,將其所滅部族的獸圖騰之獸角和鳥圖騰的鳥爪,加在他們的蛇圖騰上,便成為龍了。
在商周以及稍後的器物中,有一種最常見、最普遍、也最奇特的花紋叫饕餮紋,多作獸面形,有的作人面形,有的且具人身,變化多端,不能一概而論。這種紋飾也與圖騰信仰有關,是夏部族所崇拜的圖騰與其酋長圖像。商代前期的饕餮紋,承繼的就是夏代器物中的饕餮紋。
商代後期國王,豢養著各種珍禽異獸,其中也有象,所以在銅器花紋中有象紋,並有立體的「象尊」(酒器)。另外則有「梟尊」、蟬紋、蠶紋等,商代後期銅器中,甚多鳳紋,因器物中鳳紋習見,故亦從略。
三 西周、春秋、戰國時代的動植物紋飾
西周、春秋時代的器物花紋,逐漸從神秘的、代表奴隸主權威的、愚昧的饕餮紋、龍紋,向寫實的、表現現實生活的花紋發展。
從西周末年「彘之變」所因起的社會變化,表現在器物紋飾上的變化也逐漸發展。堪稱為這一變化的代表器物,是春秋時代鄭國器「蓮鶴方壺」。春秋晚期「鳥獸龍紋壺」,其紋飾也蘊藏著時代的新精神。
到戰國時代的器物花紋中,除了還保存一些變形的龍紋之外,皆為前所未見的花紋,反映時代的新精神。
四 秦漢、三國、兩晉時代的動植物紋飾
在這一時期的動植物紋飾中,幾乎無不與神仙思想有關。因為漢代與匈奴、西域的軍事、外交關系,國外許多特有的動植物輸入中原,在股器物紋飾上也有其表現。
小結
此小結內容即與以上摘要類似。但多了一個「附記」,內容記載佛教藝術傳入中國,與其在中國動植物紋飾的影響。

END
摘要二:<饕餮(獸面)紋樣的起源與含意問題>
從宋代開始,金石學家們就以饕餮來命名獸面紋樣了。由於考古發現與研究深入,使我們知道饕餮不僅是周鼎所著;不僅是以殷墟文化為代表的晚商時期盛行,而且是以二里崗文化為代表的早商時期也已盛行。饕餮紋樣在二里頭文化銅器中,雖然未曾發現,但在玉石器中還見到過的。
古代一般的動物紋樣,最初可能是比較寫實的,後來才逐漸幾何形體化,而且早期可能是繪製或雕刻在普通易於著手的物質上面,只是在流行之後,公認為重要的紋樣,才有意識地移植到像玉這樣堅緻珍貴的物質上去。
江南的史前考古文化,與北方同樣古老,並具有種種地方特色,包含一些先進的因素與成就。因此,北方青銅器上的獸面紋樣,來自東部沿海地區,或者就是來自江南地區,那也完全可能,而且是符合社會的發展規律的。
饕餮一詞如果認為它就是「縉雲氏有不才子」的饕餮,「四凶」之一的寫照,著之鼎彝的目的,僅僅在於懲戒貪暴,恐怕也是不可以的。這方面疑點很多:
第一,若是一種人們所憎惡所畏懼的惡煞,即不能像商周銅器裝飾那樣,居於主要部位,反覆運用。
第二,在作為國家重器的鼎彝,以及進行戰爭的兵器甲冑上面,以饕餮這種惡靈作為主要紋飾,如何想像違背自己的信念和情慾,而念念不忘地警惕自己「戒之在貪」呢?
第三,「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的說法,更是沒有根據。有首無身,主要出於藝術表現方法的需要,並沒有其他複雜的原因,尤其沒有宗教神話方面的原因。獸面紋樣在當人心目中,也是可以「有首有身」的,只不過表現既不易,而且效果也不好,因而不用罷了。
新時器晚期獸面的不求形似,還是商代晚期的力求形似,而所用動物又多種多樣,不拘一格,兩者風格雖然截然相反,但共同之點,重視的都是獸面本身。
至於它用什麼動物形象來做表示,似乎還不是首要問題。
在原始人的想像中,如果在門戶上安置上「獸頭骨角」,一定也會使神靈像獸類從事搏鬥,那樣勇敢地保護自己身家財產的安全。
進入青銅時代,商周奴隸主階級的宗教與藝術,繼承了史前時期的某些歷史傳統,加以利用改造,使之為自己的神權統治服務,獸面紋樣之普遍見於鼎彝之類「重器」之上,居於如此顯著地位、反覆出現,或者就是這個原因。
青銅器獸面紋樣的極盛是在商代,其後也就逐漸失去了它的權威地位,這說明隨著社會與思想的進步,帶有原始氣息的種種宗教崇拜,也就慢慢地受到淘汰,但是獸面紋樣的應用,並未從此絕跡,可以說是中國宗教與藝術方面一塊「活的化石」。
古今兩相對照,可知獸面的安置,應是象徵威猛、勇敢、公正等等,用意明確簡單,未必含有《呂氏春秋.先識覽》「周鼎著饕餮」云云的那麼一套神秘複雜的故事。 END
摘要三:<盛唐白畫之成立與筆描能力之擴展>
一、前言
自從九世紀張彥遠提出「筆蹤」論以來,對繪畫中筆法的重視,一直在藝術界中佔據著一個重要的地位。而要探索的是:在對筆法的同樣關心之下,畫家如何驅使筆下的線描來呈現經由心中所陶練出來的物像。
「白畫」可以說是稍後美術史家張彥遠「筆蹤」論的基礎,也可以說是後來論者以線條為中國繪畫特徵的最早範例。近年來學者對白畫及其他相關問題以多有論述,其中饒宗頤及米澤嘉圃的研究尤為重要。
經過筆描能力拓展的觀點來瞭解盛唐白畫之成立,也可提供研究中西在文化交流上,尤其是在藝術方面的一些參考。
二、唐代文獻裡的「白畫」
「白畫」與後來一般所謂的「白描」有所不同。雖然二者都與盛唐畫聖吳道子有關,但是詳較之下,白描的範圍卻較窄。白畫與白描差別不只在其聽行時間的先後,定義的寬窄,也在於其看待線條基本態度上的不同。
「描」與「成」分屬壁畫製作的兩個階段。為了要保存筆蹤的表現,八世紀佛化中遂有「輕成色」的作法。不論是依墨暈或筆描,這兩個途徑所造成的結果,使的畫作得不依賴彩色敷染而達到物象的「脫壁」,結構立體的結果。
不論其是否為輕成色,它們在當時豔麗的彩繪對照之下,立予觀者一種清淡的印象。這或許就是唐人在定名「白畫」時使用「白字」的由來。
三、盛唐白畫實例的分析
在白畫中兩個主要途徑--墨暈式與筆描式—雖同樣地表達了物象之立體與結構,但二者在基本上去成是兩種對線條結構意義不同的認識。我們由比較傅韓幹的<照夜白>與敦煌一0三洞的<維摩像>可以清楚地見到這個區別。
四、傳統筆描與西來的凹凸法
中國早期筆描的特質可由現存楚帛畫及兩漢的壁畫中得到一個認識。線條的主要作用在於鈎描出形體的範圍,以及此範圍內部同區域的界線。對於形體的掌握是透過概念化的平面的組合而成的。體積感與質量感並不是畫家所追求的目標。
敦煌二七五洞壁畫中人物之所以呈示樣式化的現象,顯係因中國所受者並非直接來自印度,而係經歷了中亞諸國的傳遞。在敦煌二八五洞壁畫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本土筆描風格與外來凹凸風格的並存。伴隨著如二九0洞筆描發展的是對凹凸法更清楚的掌握。

五、隋唐的大成與傳統筆描的再生
隋朝在凹凸畫法上,對立體幻覺的追求終於產生了第一批以色暈為主的圓渾立體形象。隋文化藝術上逼真傳統在初唐時達到精緻的地步,凹凸風格的陰影法,此時不論在理解上或實踐上都有最細膩的表現。然而在此寫形能力的拓展過程中,畫家並沒有拋棄中國傳統對筆描抽象表現能力的興趣。
六、餘論:本土藝術傳統與外來刺激
由盛唐白畫所見筆描傳統的創造性復興,可知畫家並沒有放棄傳統線描的表現能力,而是逐漸地將學自西來凹凸法的描繪結構之能力,拿來增加了傳統所喜愛的筆描內容。
張朋川與Mary Fong推論,藝術技巧擴展過程可以是中國傳統本身內在自足
的漸變;俗著佛教而來的凹凸風格的存在雖是事實,但充其量只是個發展的誘因,不必然有決定性的影響。但是這個推論容易引起一些不合理的瞭解。
藝術、心理、社會乃至政治文化上的原因,都會促使某時期中西藝術的接觸產生不同的反應。
END

摘要四:
風格的雙重根源
無所謂客觀的觀察力存在,人對於形式和色彩的理解往往因性情而異。若取材不受限制的話,個人風格的差異情況當然更為顯著,由波提且利與克雷迪,二位都是十五世紀後葉的佛羅倫斯畫家比較來看即可明白。
研究風格心裡的學者從一時代流行的披衣裡,得到許多訊息,從極少項的要素,便顯示出迴異的個人表現何其繁複多樣。面對有增無減的微妙差異,我們必須試依這方式,去揭示部分與全體之間的關係,如此或可為佈局、色彩及光線的不同表現風格類型下定義。而據以考察的要素具有概括性時,才是有價值的。
不同時代產生不同的藝術,紀元性與種族性相互作用;首先必須設定一種風格到底包括共同特徵,然後才能給予一民族風格專屬的名稱。
義大利文藝復興藝術仍立於嚴密的就礎石上,其中心思想實與完美比例有關;這個紀元在人體即在建築物方面,無不努力求取靜止狀態時的完美意象。巴洛克藝術以動盪不安、自然生發的質素取代圓熟完整的特性,以無限、異常的意味取代有限、可想像的事物,建築淪為不具真正獨立性質的各部分之聚合現象。
藝術史風格主要是時代、民族的氣質以及個人性情的表現,光靠性情的確造就不了藝術品,但它可說是風格的實質要素。
以品質和表現為對象的分析法,絕不可能論究事實,問題的關鍵在於第三個因素—表現模式。每位藝術家都可發現他跟以前的某些適於潛能有關,但並非隨時都能實現一切。視覺自有其歷史,揭示這些視覺階層應該是藝術史的首要工作。
最普遍的表現形式
此地將討論一些共通的表現形式。要分析的是如何使美顯示出來的要素,要析釋根源各世紀的表象藝術之感知模式。
十六世紀的古典義大利藝術和十七世紀的巴洛克藝術,就價值觀點而言是相等的。現代西方的發展不能減縮為一條從興起、鼎盛到傾頹的曲線,它有兩個頂點。
十六至十七世紀風格的發展,可濃縮為下列五組概念,當作暫定的公式:
(1)從線性到繪畫性的發展。(2)從平面性到後退性的發展。(3)從閉鎖形式到開放形式的發展。(4)從多樣性到統合性的發展(5)題材之絕對清晰性與相對清晰性。
模倣與裝飾
此地描述的表現形式極具概括性,所以向前面所提過的特.伯赫和貝尼尼那般性質歧異的藝術家,也可以在同一類型裡找到立足點。
只提及決定概念的「眼睛狀態」,是危險的;本質上,所有的藝術概念都是根據愉悅的想法構成的。因此,上述五組概念均包括模仿的以及裝飾的雙層含意。每一種倣造的特質,都活動於一特定的裝飾圖式中。
雖然人無時無刻在觀看他要看的事物,這並不排除一項法則可在整個變化中運轉不息的能性;要決定這一項法則實是藝術史的一個中心問題。

2004/12/2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上善若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