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通史期中報告:埃及豔后
中文四 黃泰翔 49011034

前言:「走向何處」與「千篇一律」
「研究歷史就是追究原因」,這句話大概是沒什麼疑問的,而E. H. Carr 在「What is History」 裡提到:「我認為,一個好歷史家,無論他在想或不在想,都是在關心將來的。因此,除了『為什麼?』一問題外,歷史家還在問『走向何處?』。」
同理,我將此報告分為兩部份。第一章學生欲結合文學的筆法(散文)、美學(或哲學等)的概念,融入歷史的元素(求真)來寫一篇小文章,讓老師批閱報告之餘,亦可看到學生的用心與創見,此「走向何處」的人生體驗和感想便是此報告的價值所在,若無此章,則此報告便不值一顧了(可比較一下第二章的內容即可知)。
第二章名為「千篇一律」,這是說看完此影片,其實並沒什麼好寫的,頂多寫個劇情簡介,加上一點「為什麼」的感想或感嘆罷了!而這種歷史劇的感想,多是千篇一律如這章的內容(若覺此章無聊,略看即可),且此種文章即使寫個上百萬字,也是沒任何意義的,日月星辰將照常運轉,而人類將還是個原始人,在個人的生命中只會記得:「噢!曾經看過這部片,感覺呢?忘了。」

第一章:走向何處?
「春假的一天,白天很悶,導致一有風來,樹上的葉子都爭先恐後地急著掙脫樹枝,而隨風起舞、盤旋、然後落地、乾枯,或許葉子的一生就這麼結束,但這是炫爛而美麗地死去,像整片櫻花、楓葉同時飄落一般,靜靜的,但卻是可令人動容而落淚的。」我在自己的週記上流著淚寫著。
「晚上,寢室仍有著白天的熱氣,所以我獨自在校園跑步和思考。我也像葉子嗎?只是單純地想吹吹風?為什麼流淚,是因為很單純的感動,像見到真理般,被一種和平而寧靜的氣氛所震攝了。現在的人太忙碌,導致往往會錯過身邊最精彩、最真切的事物。」我回憶著跑步時曾想著的事。
「『如果埃及豔后的鼻子塌了一點,世界的歷史就要改變。』歷史上的假設沒有意義,因為過去的事實並不會改變,因此,看完這部電影寫的報告大概也沒什麼意義,即使寫個什麼『羅馬建築史』的心得,也只有無聊兩個字,那些東西書上不是都有嗎?難道我的生命要浪費在寫那些無聊的東西嗎?如何將找到史實的靈魂?如何將它融入我的生命中呢?」我想著該如何著手世通報告。
賽伊德認為:「在知識與真理、現實與現實被表述的各種模樣之間,不存在簡單的吻合對等狀態」。因為「所有的表述,正因為是表述,首先就得嵌陷在表述者的語言之中,然後又嵌陷在表述者所處的文化、制度與政治環境之中。」總之「凡是對現實的表述勢必也是錯誤的表述,是一種『知者』對『被知者』實行的思想支配」。 我在週記上抄上了賽伊得的話。
「柏拉圖的洞穴寓言傳達了一個訊息:任何與人類自身或世界有關的理論,頂多只能替我們描繪出實在世界的模糊輪廓。假若光線變得較為明亮,我們也許能夠把一些影子看得更清楚一些,但是它們仍然是影子。」
「一般我們認知的「事實」,尤其是我們所讀的、腦中所知的「歷史事實」,都有如康德的「物自體」,其「真象」人類無法探知,因為在人類在接近這些事實時,無法擺脫自己心中已有的種種「範疇」。」
「以上的賽伊德、柏拉圖、康德,他們談的都是真理與表象,看來似乎有點悲哀,但胡塞爾的『回歸事物本身』、舒茲『對真實生活世界的徹底掌握』,他們有了更深一層倫理的重建意涵,認為人是社會性的存有,毫無偏見與扭曲的對生活世界的瞭解,是導向人類解放自由最重要的一步吧!
「然而胡塞爾和舒茲的認知,仍然可能只見到『影子』與『表象』,而渾然不知已嵌陷在自身的『範疇』中。甚至,因為老師很忙,也有可能不看此篇報告的內容呀!那學生自己如何知道呢?學生還不是也在影子與表象中嗎?」
「該如何打破此困境呢?」
「要怎樣寫篇有生命、有內容的報告呢?」
「歷史將走向何處呢?」我大大寫了三行,自己問了三個問題。
「可由美學、哲學與文學打破困境!達到真善美的境界。」
「該寫篇即使老師不看,自己也能很滿意的文章。」
「像樹葉也為自己活著一樣,學生不是為老師而活的、報告不是為了分數而做的,我的歷史、我的人生、我的報告都要像個藝術家!」
「存在主義大師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 )非常強調『審美創造中主體的能動性』,並且認為,藝術與文學創造就是『提供與開啟一個生存的空間與尺度』,同時通過藝術創作的過程不斷地詮釋自己,不斷地理解自己,使人與自然世界融為一體,以恢復人真正原本的無遮蔽狀態的存在,並且使審美對象澄明與敞開,從而得到一種審美創造的自由。」
「看著湖面泛起的漣漪、在樹上跳躍的麻雀、陽光折射水滴產生的虹彩、樹皮上的螞蟻、滾落的雨豆和松果,這就是自然的靈魂,因此能撼動人心而令人感動到熱淚盈眶。」
「然而,很可能事實上我並沒有流淚、沒有跑步,這也不是週記,我只是為了交篇報告罷了!但老師並不知道,甚至老師也很可能忙到沒時間看,這些就是真理、就是洞穴外的世界、就是碰觸不到的物自體啊!但,管他的!因為我可是藝術家呀!因此,我所求的真就叫自然。」

第二章:千篇一律!

第一節、埃及豔后
她之所以被稱為豔后,多半是因為她前後周旋在兩個當時羅馬的偉大將領之間:凱撒與安東尼。她有自信,有野心也有計劃,想要一奪政權,領導埃及走向更富庶的境地。
而名聞遐邇的知性優雅、曲折離奇的奮鬥過程、坎坷的愛情路,以及最後極富戲劇性的自殺(她躺在床上讓毒蛇咬,毒發而亡,這可能是因為埃及人認為如果是被蛇咬而死的話,靈魂就會永垂不朽,所以她選擇這種死法。以上兩段即為簡介,以下即無所用處、聊勝於無的感想)。
或感嘆這一個謎樣的女人,留予後人無限的想像空間,想像她的美,想像它如何讓兩個羅馬帝國的將領,心甘情願為她所俘擄。埃及豔后,克麗奧佩托拉,太陽神之女。她已成為史上最著名的女人之一,然而自喻為埃及伊西斯女神的她,其實並非埃及人,而是希臘人。
但其實她並不美。Discovery出版的「埃及豔后」錄影帶所使用的封面便是現存於德國的少數埃及豔后的頭像,我們可以發現,以現在審美的觀點來看,她並不是特別的美麗,然而後人為她冠上豔后之名,並說:「如果埃及豔后的鼻子塌了一點,世界的歷史就要改變。」

第二節、安東尼
或感嘆安東尼怎麼這麼愚蠢(或說癡情、感性)呀?安東尼在戰死之前為了見她一面,兩度從戰場逃回,橫豎都是死,他為了所愛選擇羞恥的死法,落為別人的笑柄完全不在乎。

第三節、凱薩
或感嘆凱薩怎麼那麼無情(或說無情、理性)呀?凱撒明明知道自己的末日將來臨,卻不顧妻子和情婦的哀求,照樣去元老院開會。

END
(這是一篇自以為蠻「刺激」的歷史系報告,而我真的會交出去,希望能藉其他學科來幫歷史系的文章另開一條新路,如此,報告便不是那樣無聊與無用的,因為一般學院、世俗所謂的求真也可能不真的,例如:若後人根據我的週記來寫我的傳記,那他們便會寫出與事實不符的「歷史事實」,故唯有自然和藝術的境界才是真善美,由此報告,系主任您可以看到學生我的用心吧!所以請您別不小心當掉我呀!因為我要畢業了。2005/4/1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上善若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