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史期中報告:黃世團意象創作觀後感
中文四 黃泰翔 49011034

前言:
其實我當天在國立台灣美術館主要看了三個展覽,一是「現代與後現代之間-李仲生與台灣現代藝術」、二是「玉山禮讚-簡敏男攝影展」、三就是本報告的展覽,當然三者都有所感想與心得,不過由於對於「意象創作」有較多的心得,因此才會選擇此展覽作為報告標題。
底下分為三章,第一章「簡介」,由於DM裡就有了,所以只摘錄DM裡的一小部分,希望如此能夠令此報告能夠更完整一些(不簡介一下好像怪怪的)。
第二章「感想」,大概敘述一點剛看完展覽時的初步感想。
第三章「心得」,心得即內心所得,乃學生個人於表面感想外,試著結合過去所學的一些知識和經驗,闡述對於欣賞此次展覽後的個人消化後所得,故於感想外另立一標題來寫,亦是此報告的主要部分。

第一章 簡介:意象創作
「意象創作」一詞,可以說具體而微的指出了黃世團先生的創作特色,其作品強調意象的探險與發明,在點、線、面的多重交織中,顯現出藝術家創意思考的過程與轉折,因為其造形、色彩、空間的堆疊變化充滿了精神性思惟的軌跡,使得每一件作品都宛若一幕奇異的心靈風景。
但黃世團仍在版畫、素描、油畫三種不同媒材的創作上建立其各自獨特的面貌:版畫著重線條、色彩及造形的表現,在東方文化的特殊韻緻中突現出現代感;素描作品則以自然的風、火、雲、水等動態加以組織、分割或變形,創造出獨一無二的結構體;油畫作品則是融合了素描的造形及版畫的技巧來開發其創作上的多元性。

第二章 感想:表象接觸
當天看這個展覽時,上面所述的油畫部分,看DM裡如此介紹:「用色彩進行造形,創造主題與背景的關係,用彩度的高低來區分遠近的距離,用明度的高低來顯示上下的空間,用色相的應用來關連整體的調和。」看來似乎在用色方面蠻突出的,不過由於此部分正在維護中,可惜沒能看到。
而對於素描的部分,我覺得若沒仔細看,則會覺得似乎每幅都一樣,因為他都是用線條不斷地交織、變形,最後構成一幅非我們平常所見的圖畫,或者可說它比抽象畫更抽象,因為作者在構圖時,根本不是要表現出「表象」,而是如簡介上所說的是想「顯現出藝術家創意思考的過程與轉折」,也就是說,他是在畫「精神性思惟」,而非「表象萬物」,是故無「象」可「抽」,當然也談不上抽象畫了。
另外,其標題則有助於我們瞭解作者想表達的想法,然而若說看完這些畫後是否有那種能夠傳達給觀眾的「感動」,我想可能是因為我並非學美術的關係,所以雖然有所獲得、增廣見聞,但是並沒有所謂感動的。
至於版畫的部分,也就是我覺得比較能獲得一些東西的部分,而究竟獲得了什麼,我將寫於底下「心得」的部分。

第三章 心得:深層意象與文學
由於沒有圖可以作例子來說明,就拿DM裡這一幅「生命的喜悅」來說好了。那些線條給人活潑、共同搖曳著往某個地方前進著,而正如DM裡所說的:「拓展了創意揮灑的空間及多元延伸的可能性」,這幅畫中正是突破我們一般所看到二維或三維的畫,而表現出一種不為感官時空所限制的景象,何以能如此呢?答案即在主題上所說的:「意象創作」。
我在上一章已談過作者的創作是「意象」而非「表象」的特色,上一段即是舉例說明我對於這個主題的認識,而為何我對於「意象」如此有興趣呢?因為文學上的創作亦有許多是意象創作。
在文學上,一首詩、詞、曲的內容中,有些事物已成為過去,有些尚未發生,或各種事物的空間距離遠近不同,而這些圖像只能依靠精神意識的飛動,用流動的視點視角環視深空才能獲得,它不是逼真的生活幻覺,而是意識中的世界圖像,作者能通過對這一系列物象的描繪,使人與物,心與境互相交融,這種藝術景象的呈現,我在黃世團的意象創作,似乎也可以發現他的作品也是能夠突破時間與空間的。
拿詩來說,詩的創作與欣賞之過程,雖是相反的方向,但均可視為一場盛宴的參與,創作者是主人,欣賞者是賓客,主人在藝術上的巧設安排,賓客在作品上的尋幽探勝,均是一種美的營造與探索,或有情感的洗滌,或有心智的啟迪,或有意象的發現,賓主從中獲取樂趣,終至賓主盡歡。我想,如此看來「創作詩、讀詩」與「此展覽的作者創作、看展者」似乎有可以相應和的地方,而最大的共通點就在「意象」上。
  「意象」這個為詩人膜拜的名詞,在詩人的筆下變化無窮,許多讀者受到詩的吸引,就是因為那迷人的意象。「意」是情與思,「象」是物與事,詩人以自我主觀的「意」主動組合任何的物與事,化為文字載體,經由讀者的閱讀思維,轉化到讀者的心中。
它如隱喻、象徵、片段留白,鏡頭美學如蒙太奇、近攝、遠攝、攀鏡、長景、近景、跳接、溶入、淡出、淡入等手法,都是為了表達意象、或可能是意象的表達(請試著將這些作詩手法與藝術手法做關聯性的聯想)。
讀者因象悟意,不見得能推回詩人創作時的原點,且有可能分歧,而產生一象多意的狀況,不免有誤讀,但誤讀是被允許的,甚或作品的誤讀率越高,作品的文學性越濃,越有欣賞或解讀的價值。
因此,閱讀詩(或所有的文學作品)與觀看藝術作品,或許會產生誤解,但卻無妨,正如賽伊德認為:「在知識與真理、現實與現實被表述的各種模樣之間,不存在簡單的吻合對等狀態…所有的表述,正因為是表述,首先就得嵌陷在表述者的語言之中,然後又嵌陷在表述者所處的文化、制度與政治環境之中。…凡是對現實的表述勢必也是錯誤的表述,是一種『知者』對『被知者』實行的思想支配」。這是自古以來一直都是非常有趣的現象,因為創作者與欣賞者他們一直有著一種「文學與藝術之美」的距離。

結論:回歸本質
以上便是學生試圖從「詩(文學)」與「此展覽(藝術)」他們之間的共同點「意象」的討論與心得。
個人認為,在文學、歷史、哲學、宗教、藝術等五者,他們似乎有一種共通性,那就是真善美的境界,這也是許多人終其一生、奉身於其中所追求的境界,而我在長久接觸那些「什麼是歷史」、「什麼是美」、「什麼是文學」、「上帝存不存在」…等問題後,也漸漸體悟到了那種境界。
或許是因為習慣那種境界的單純、簡單、本質,所以令我對於一些嘈雜紛亂的表象感到不耐煩,正如亞瑟.丹托在《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裡,他亦企圖回歸藝術本質,從哲學角度審視藝術,我覺得現今的社會太紛亂、變化快速,因此「回歸本質」便是我們必須常提醒自己的思考方向,以免被捲入漩渦裡而失去人生的方向。
我想,意象創作或許也是接近藝術本質的一個創作吧!

2005/5/1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上善若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